抵押描述: |
金属制品表面锈蚀是世人皆知的常识,自人类出现金属以来,就在竭力寻求一种使金属表面不生锈的方法,直至二十世纪中期才出现了用电镀的方法来实现,近百年来这种方法确实有效地推动了人类工业产业的发展。可随着人类现代文明的进步,九七年美国首次宣布美国禁止使用该工艺,我国九八年也开始制约其发展,将该工艺从城市逐步转移到了农村。其原因有二:其一,该工艺是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大量的剧毒氢化钾,废气含剧毒气态汞。其二,因镀制原理是单向沉积,基表接合力极差,脱皮严重,过大,过小,复杂零件均无法加工。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国家一方面在禁止,而另一方面产品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对矛盾日趋尖锐。寻求一种既无环境污染又能达到金属表面保护的目的的方法,是人类近代在金属表面保护方面追求的主要目标,于是全世界发达工业国家近十年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研究、攻关,近几年,先后在美国、日本出现了“镍磷镀”“化学镀”,但均因成本太高(5~8元/dm ²),只能在部份行业使用,市场难以接收。九六年我国首次研究成功了利用现代催化技术对金属表面进行深度催化,使金属表面晶相错位,形成多元非晶态合金表面,其表基接合力达到360kg/cm²,强度达到了不锈钢的四倍,硬度比基层高1~3倍,光学效果达到了镜面,耐腐蚀达到了三级以上,工艺极为简单,只需将各种黑色金属或粉末冶金制品,浸入催化液中浸泡即可,浸泡后的黑色金属制品,各种性能和表面效果都比不锈钢制品更佳。且低能耗、无毒、无害、无污染,成本仅是0.8/dm ²左右。 |